江西活動板房移交管理的集中居住板房共有667間,位于石巖街道。為了符合抗疫需求,項目合理規劃了隔離人員流線、污物流線、隔離期滿人員流線、工作人員流線。
4月2日接到市疫情防控專題會議要求后,*迅速行動,成立了以區委書記、區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,擬訂工作方案、籌措建設資金、整備建設用地、精心組織施工。首批第一個項目從4月6日確定選址到竣工,總共只用了一個月零六天。
“*區在短時間內**保質地建成了667間集中居住板房,解決1800多名員工的生活配套問題,為企業防疫、抗疫保障、生產交付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。這充分體現了*區委區政府關心企業、支持企業、服務企業的堅強決心和實際行動?!?達董事長*介紹說,*達深耕*區24年,是**鋰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,也是*區龍頭骨干企業。2022年以來,受新一輪新冠疫情影響,公司生產和運營受到影響。第一批集中居住板房的交付,**解決了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的現實困難,幫助企業將疫情導致的生產損失降到*低。
據了解,建設集中居住板房是*區委區政府貫徹執行**和省市的決策部署、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、落實疫情防控“平戰結合”、進一步加強應急防控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,對今后*區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、全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“雙統籌”具有重要意義。
江西活動板房,*其他集中居住板房項目也在按進度緊鑼密鼓推進中,未來將有充足的房源保障區內**企業在特殊時期的生產需求,*大限度減少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沖擊,切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**穩定。
從“板房教室”到設施完備的新教舍、從狹窄的室外活動空間到寬敞的操場、從學生自備午飯到食堂供應熱飯熱菜……28日上午,廣東韶關*山區的43個孩子終于告別了生活學習近3年的臨時教學點,搬進了由村委會改建的新教學區。
3月17日,*新媒體專線播發稿件《三年了,這群山里娃為何難以搬離冬冷夏熱的“板房教室”?》,引發社會廣泛關注。*今年3月初來到廣東*市*鎮橋頭小學的“板房教室”看到,一至六年級的43名學生在活動板房里上課,學生和家長都期待著盡快搬到新校區,讓孩子們能夠在窗明幾凈的教室內學習。
稿件播發后引起當地政府的關注和重視,*市制定了整改方案,加快了新校區的搬遷進程——將“板房教室”所在的*鎮橋頭村教學點整體搬遷到*鎮墩子村村委會黨群服務中心,村黨群服務中心另選址安排。
3月18日,橋頭村教學點整體搬遷開啟。新增公廁蹲位、新建圍墻校門、陽臺及宿舍樓梯加裝護欄……從教室操場等教學硬件設施,到學生宿舍上下層床架、儲物柜等生活設施,在*鎮中心學校的改建清單中,每一項都細化了具體的日期。經過十天緊鑼密鼓的改造,新校園終于可以滿足學生搬入學習。
*28日上午驅車從*市區出發,沿盤山公路前行約2小時抵達60公里外的*鎮中心學校墩子村新教學點。28日正逢周一,升旗儀式在教學區操場上舉行,全校43名學生整齊地站在操場上,注視著五星紅旗在**聲中冉冉升起。
孩子們的上學環境有了大變樣。*在新教學區看到,原墩子村村委會黨群服務中心兩層小樓成了教學樓,一樓六間教室依次排開,配備了全新的桌椅、電子白板也成為教室的“標配”,*樓是會議室和辦公室,另一棟兩層小樓則依次是食堂、學生宿舍、教室宿舍。
*鎮中心學校校長*介紹,新改造的墩子村教學點占地約4500平方米,校內面積2080平方米,校舍面積1045平方米,新校區除了改建好的教室之外,還完善了校門、圍墻、監控、懸浮地板籃球場。
江西活動板房“再也不用走一個多小時去上學了”“有食堂了不用自己帶飯了”“下課還可以打籃球”……*在與學生們聊天中感受到了他們搬入新校區的喜悅。
當地村民*的兩個孩子在該校上學,過去送孩子上學騎摩托車要*十分鐘,走路要一個多小時,遇到下雨天情況更糟糕。如今,孩子們去新校區上學走路十多分鐘就可以了,“現在學校離家近,教室和環境都比過去好多了?!?說。